一、引言
在国家积极推进 “健康中国” 战略与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背景下,人口老龄化加剧带来的康养服务需求矛盾日益凸显。邢台市某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 “区医院”)作为区域内重要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依托既有远程医疗基础与 “健康云” 服务经验,启动智慧康养平台建设项目,旨在通过 “医疗 + 科技 + 康养” 深度融合,构建覆盖医院康养中心患者全周期的智慧服务体系。本案例系统梳理项目从规划到落地的全流程实践,剖析技术应用与服务创新亮点,为基层医疗机构智慧康养转型提供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二、项目背景
1. 需求驱动
区医院康养中心承担着区域内老年患者及康复人群的康养服务工作,入住患者多患有慢性基础病且需要长期康复护理。传统康养模式下,健康数据需手动汇总,医护人员数据整理工作量大;慢性病管理缺乏动态监测与个性化干预手段,影响康养效果。
2. 基础条件
医院前期已建成远程会诊平台、电子病历系统及 “健康云” APP,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基础。同时,区域卫生规划明确提出 “建设区级智慧康养示范平台”,为项目提供了政策支持,项目预算纳入区级财政专项保障。
三、项目目标
1. 核心目标
构建 “数据互通、服务协同、管理智能” 的智慧康养生态,实现从 “被动救治” 向 “主动预防”、从 “经验判断” 向 “数据决策”、从 “单一医疗” 向 “医养融合” 的转变。
2. 具体目标
- 实现医院康养中心患者健康数据实时采集与动态管理,提升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
- 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防护机制,保障患者健康数据的安全性与隐私性。
四、项目实施过程
结合医院康养中心实际情况,参考相关行业标准,形成 “三圈层服务模型” 设计,重点聚焦医院康养中心患者的服务需求。
1. 硬件配置
智能终端:采购具备心率、血氧等功能的智能手环,用于医院康养中心患者的健康监测。
传输设备:部署桂花网 Cassia M1000蓝牙网关,利用其蓝牙组网技术实现康养中心内的广覆盖,保障智能终端数据的稳定传输。
2.软件系统
采购定制化智慧康养平台,包含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远程监测预警系统、个性化康养方案系统、机构运营管理系统、数据安全管理系统等核心模块,以满足医院康养中心患者的健康管理、医疗服务及机构运营需求。
3. 培训与测试
供应商对医院医护人员、管理人员进行系统操作培训,确保相关人员熟练掌握平台各项功能,能够有效使用智能设备为康养中心患者采集数据、开展患者管理和远程医疗服务。开展全面的系统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通过模拟实际使用场景,优化系统,确保平台正式上线后稳定运行。
五、项目成效
1. 健康管理效能提升
通过智能穿戴手环和桂花网M1000蓝牙网关,实现了对医院康养中心患者健康数据的实时、动态采集,建立了详细的健康档案,健康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得到极大提升。
2. 医疗服务能力增强
医护人员能够随时查看患者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干预,提高了慢性病管理的精准度和紧急事件的处置效率,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3. 运营管理效率优化
智能化的健康监测,合理调配资源,提升了护理人员服务质量,提高了康养机构的运营管理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六、结论
邢台市某区人民医院智慧康养平台建设项目通过整合医疗资源、运用先进技术,在提升医院康养中心患者的康养服务质量、优化健康管理流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项目实践表明,智慧康养平台能够有效提升服务效率,实现康养服务从 “经验型” 向 “精准型” 转变。
未来,医院将进一步拓展平台功能,计划实现与社区康养服务站的数据互通,为更多老年群体提供服务。同时,联合区域养老机构建立 “医养数据联盟”,推动康养资源跨机构共享,持续深化 “医养 + 科技” 融合,为区域智慧康养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