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与行业痛点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2021年,九部委要求100%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规模以上企业为员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2023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发布《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 — 2025年)》,明确将心理健康纳入学校重点工作。《“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 — 2030年)》等政策文件均将心理健康列为重点任务,2023年全国两会更提出将心理咨询与治疗纳入医保的提案。
在政策红利的推动下,中国心理咨询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2023年,该行业市场规模达95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突破25%,近10年存续心理咨询机构超10万家,年增速40%以上。然而,行业仍面临四大核心痛点:
1、供给严重不足:全国精神科医生仅6.4万,占医师总数的1.49%,心理咨询师缺口巨大。
2、资源分布不均:心理服务集中在一线及发达地区,县级及农村资源匮乏。
3、评估形式单一:传统量表测评存在受测者隐瞒、选择不当等弊端。
4、行业标准化缺失:行业处于初级阶段,体系化不足,缺乏统一服务标准。
二、海棠心智解决方案的技术创新
北京及时会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海棠心智”,依托讯众股份(股票代码 832646,计划2025年H股上市)的技术实力,整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北师大认知神经科学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构建“AI+硬件+服务”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情绪压力筛查与监测预警平台(海棠心智V1.0)”拥有170 余项软件著作权及3 项以上国家发明专利,通过以下技术路径实现突破:
1、多模态生理数据采集:自主研发智能情绪手环/手表 S1,采用 PPG 精密光电技术,按秒采集25—50Hz生理数据(心率、血氧、皮温等),结合HRV(心率变异性)分析自主神经变化,绕过心理防御机制,客观反映真实心理状态。
2、蓝牙网关打通数据传输:方案采用桂花网 Cassia M1000 蓝牙网关,这一设备在数据传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M1000蓝牙网关具备强大的功能,它能够实现手环数据的批量采集与回传,极大地提升了数据收集的效率。同时,该网关还支持 4G 快速部署,即使在网络环境复杂的区域,也能保障数据传输的及时性与稳定性,确保智能情绪手环所采集的生理数据能够迅速、准确地传输至后续分析系统 。
3、大数据AI分析模型:基于情绪压力综合分析模型与危机预警模型,实时处理生理数据与心理量表数据,生成个体情绪评分(低落0—49、平和50—69、愉悦70—100)及团体心理状态报告。
4、全流程服务闭环:构建“筛查评估—预警干预—康复管理”闭环,提供心理筛查、咨询、培训、场馆建设等一体化服务,支持PC端、APP、小程序多终端访问。
三、行业适配
海棠心智针对四大行业打造定制化解决方案:
1、教育领域:为教育局、学校提供学生群体心理普测,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开展教师心理培训。如合肥市瑶海区为8000余名初一新生进行入学情绪普测,徐州某校园为1113名学生完成心理健康筛查。
2、公共安全:为公交、地铁、航空公司驾驶员提供实时情绪监测。如马鞍山交通局对1000多名客运驾驶员进行情绪异常提前预警,结合天气、地理坐标等环境数据优化风险评估。
3、科研院所:与医院/高校合作开展心理评估研究。如广西南宁第二妇幼医院为社区儿童、家庭提供心理评估。
4、应急安全及军队:为应急训练中心/部队提供身心监测。如国家东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通过智能手表采集救援队员生理数据,提升实战安全防护。
四、创新价值
技术创新:突破传统量表局限,通过生理数据采集实现“无意识心理测评”,填补国内多模态心理筛查技术空白。
模式创新:构建“硬件+软件+服务”生态闭环,解决心理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尤其在县域及农村地区实现资源下沉。
标准创新: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其技术方案被多地教育、交通部门采纳为行业规范。如马鞍山市制定《客运驾驶员心理状态监测技术指南》。
社会价值: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为基层心理服务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如北京市民政局将其纳入社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工程。
五、典型案例:徐州市校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项目背景:徐州教育系统面临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上升、专业心理教师不足的挑战,传统量表测评耗时且客观性不足。
解决方案:海棠心智为徐州市某学校部署蓝牙网关和智能情绪手环,采集并回传1113名在校生的心理健康数据,结合专业量表(如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完成“硬件采集+量表测评”多模态筛查。
实施成果:
1.建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统计分析报告,精准定位高风险学生。
2.检出率与医院诊断吻合度高,如系统筛查为焦虑的学生次日确诊为焦虑并伴有轻微强迫。
3.为不同学生分类制定干预方案,包括线上1v1咨询、团体辅导、教师专题培训。
六、行业影响
服务规模:平台已入驻上千名心理咨询师与专家,累计服务上千万人次。
技术效能:学生群体心理问题检出率约3%,成人检出率约6%,筛查时间较传统量表缩短60%。
学术成果:参与“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建设项目,与东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301医院、北京大学等开展课题研究。
七、结论:科技赋能心理健康服务量化体系
北京及时会海棠心智AI心理健康服务案例表明,通过“AI技术+智能硬件+专业服务”的深度融合,能够有效破解传统心理健康服务的资源约束、技术瓶颈与覆盖难题。其创新价值不仅在于技术层面的突破,更在于构建了“预防—筛查—干预—康复”的全链条服务生态,为政府、企业、机构提供了可量化、可追溯、可干预的心理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背景下,海棠心智的实践为推动心理健康服务数字化、普惠化、精准化提供了重要参考。其经验可复制至教育、医疗、交通等多行业,助力解决我国心理健康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提升国民心理健康水平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