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Beacon出现之后,随着对市场荷iBeacon的深入了解,蓝牙在养老定位,变电站人员定位、化工厂人员定位、建筑工地人员定位等领域都有很多成熟的业务应用。蓝牙技术不断进步,从蓝牙4.0、BLE4.2到目前已经开始市场应用的蓝牙5.0,在技术上均有进步,但在定位方面蓝牙有几种方式呢?
根据不同的应用,蓝牙在定位应用上有三种方式,三种不同的方式各有优劣势。
第一种方式:iBeacon基站自主定位
iBeacon的出现为蓝牙定位找到一种低成本的位置服务的可能。iBeacon具有无需联网、无需充电,一节电池可持续工作3-5年以上,而且成本相对可控。这为iBeacon的广泛部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且在定位的基础上,还同步获得了导航人员的轨迹信息,为商业选址提供可行的数据支撑。故在iBeacon定位领域主要应用在商场、车站、医院、博物馆等人员密集且流动人口较多的区域,在车站、医院、博物馆等的应用最为成熟。
此种方式为iBeacon基站不断发送广播,设备(主要是手机)接收到iBeacon设备发送的数据后,通过算法来计算自身的位置。而且在通过iBeacon基站定位时,同时也会采集WIFI的指纹信息,从而将WIFI与iBeacon基站定位相结合,实现更低成本,更高精度的定位管理。网络架构如下:
此种定位方式简单方便,适应众多的场合,但此种定位方式数据传输依赖于设备本身,设备本身需要数据具备自身的数据传输功能,而且从导航的角度,设备还需具备屏幕等诸多的要求,所以在部分内部定位的需求上,如养老院、访客等难以满足。
第二种蓝牙的定位是采用蓝牙网关(BLE gateway)
此种方式充分利用蓝牙终端设备功耗低、蓝牙并发量大的特性,在学校、养老院等机构实现人员定位,特别是在学校的人员定位应用最多。
此种方式为定位设备(胸牌、电子校徽等)以一定的周期(900ms)发送广播包,蓝牙网关接收数据并通过网线传送至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通过算法实现人员定位。网络架构如下:
此种定位方式下,定位精度主要取决于蓝牙网关的密度,为达到理想的定位精度,在实际项目中,基本为15m部署一个网关的密度来实现部署。造成项目中的施工与维护成本居高不下,给此种定位的使用范围的减少。
第三种方式是在蓝牙5.0成熟后的一种定位方式
此方式充分借助蓝牙5.0的传输能力,综合蓝牙网关定位,iBeacon基站定位的优势而实现的一种定位方式。此种方式为胸牌扫描iBeacon(锚点)的数据,通过蓝牙网关传送至服务器,基于锚点的信号强度实现定位。
此种方式即解决了蓝牙网关定位时需要大规模部署蓝牙网关的可能性,同时又结合iBeacon成本低廉,部署简单方便的可能性,从而实现一种成本可控,精度合理,部署方便的蓝牙定位方案。
此种方式综合了蓝牙网关定位与iBeacon两种定位技术的优势,可广泛应用与办案大厅、监狱、隧道施工等众多领域。